美防长离开前提出3个要求中方反将两军南部战区行动不寻常
类别:行动器
在6月1日于新加坡成功举办的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尽管中国防长未能参加,但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出现无疑加剧了在场人与会者之间对中美关系的紧张感知。在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赫格塞思不遗余力地抨击所谓的“中国威胁”,并对中国及其他亚太国家提出了三项理应受到质疑的要求,这一系列行为明显透露出美国的傲慢态度和霸权行径。
首先,赫格塞思坚定要求中国放弃对台湾的武力统一计划,他声称如果中国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全球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这样的言辞毫无科学依据,显然是对中国内政的不当干预,试图影响中国对自身主权的维护。
其次,赫格塞思呼吁中国保持南海现状,并在此背景下,表现出对菲律宾的力挺,公开批评中国的所谓“胁迫行为”。与此同时,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借机对中国进行指责,要求其对地区紧张局势负责,这无疑是在加剧原本已经不平静的局势。
最后,赫格塞思还向亚太地区的国家发出号召,鼓励各国增加国防开支,理由是要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他甚至以北约国家为例,声称他们已经提高了国防开支,因此亚太各国也应该效仿他的做法。这一提议不仅显得极其无理,且散发着浓厚的敌意。
赫格塞思的这一系列立场引发了中方的愤怒反驳,同时也让其他与会国家感到不满。在问答环节上,许多学者和专家忍不住表达质疑:“美国如何能够确保我们的安全?美国的军队部署能力又在哪里?而且美国自己还在强调从全球撤军,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我们的实际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赫格塞思的论述中许多逻辑相当薄弱,随即遭到了中国的有力反击。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直言不讳地指出,美方一贯利用香格里拉对话会制造矛盾、煽动对立,旨在为自身的利益服务。他的言论不仅挑衅了中国的主权,更无视了地区国家为维持和平和稳定所作出的共同努力。
实践一再证明,真正挑起矛盾与制造裂痕的始终是美国,而非中国,目的显而易见:煽动对抗与混乱,以破坏亚太本已脆弱的稳定局面。
此外,中国人民国防大学副校长胡钢锋少将也在会上强调,香格里拉对话会的召开初衷是寻求问题的解决,而非制造新的争端,目标是缩小分歧而不是扩大对立。因此,尽管中国防长未能亲自出席,中国人民国防大学依然派遣代表团参与,进一步传达了中国的立场——香会应该是一个交流沟通、增强合作的平台,而非让美国利用来制造隔阂与对抗的工具。
中方精准地揭示了美国言论中的逻辑漏洞,令参会各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究竟是期待着一个专注于军事对抗的外来者,还是一个始终致力于和谐共处的邻居,得出了明确的判断与认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